“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专刊征稿启事
“十五五”时期,交通运输业将迎来数实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进程不仅对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奠定战略基础。
为了及时总结交通运输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动实现以数字化转型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研究》拟组织出版“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专刊”,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与目标,围绕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大数据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以及交通运输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等关键领域,通过深入探讨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策导向、基础理论、风险挑战、关键技术、实施路径与案例实践,旨在厘清现状、聚焦问题、借鉴先进经验、推广成功实践、凝聚行业共识,为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一、征稿范围
本期专刊拟征集有关“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政策、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及关键问题、应用场景及实践案例、行业管理体制机制设计等方面的论文,具体的主题如下。
主题1:交通运输行业及其涉及的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主题2: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等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主题3:人工智能、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智能建造等数字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应用。
主题4: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大数据创新应用与融合发展。
主题5:交通运输数据要素市场化与数字资源共享机制创新。
二、稿件要求
1.研究内容应是当前的热点或前沿问题,符合本次专刊主题。
2.综述型与研究型论文均可。要求格式规范,逻辑清晰,数据翔实,论据充分,研讨深入。
3.论文格式等规范性要求详见交通运输研究官网“下载中心”版块的《论文模板》《中英文摘要撰写规范及样例》《参考文献及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样例》等相关资料,或参见《交通运输研究》已发表论文(官网可浏览全文并免费下载)。
4.作者应恪守学术伦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凡引用参考文献和采用他人学说的,必须加以说明。
三、其他事项
1.截稿日期: 2025年6月15日。
2.预刊卷期:2025年第4期(正刊,2025年8月底刊发)。
3.组稿方式:约稿和自投稿两种方式。
4.自投稿请通过《交通运输研究》官网(网址为www.tr-cats.cn)登录投审稿系统提交稿件,备注“数字化专刊”。编辑部联系电话:010-58278983。
5.约稿和自投稿,一经录用,文章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即转让予《交通运输研究》。如有异议,请在录用之前联系编辑部予以说明。
附件:专刊组稿成员
(一)专刊主编
周晓航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
王先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
汪 林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ITS中心主任/研究员
(二)专刊组稿负责人
王 辉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三)专刊组稿咨询专家
周 伟 交通运输部 原总工程师/教授
石宝林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研究员
刘 昕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院长
孙永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
李 斌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主任/研究员
凌建明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院长/教授
陈 峻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教授
马 涛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院长/教授
姚恩建 北京交通大学 院长/教授
孙立山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 院长/教授
李 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研究员
胡华清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
王 丰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高怀孝 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院长
(四)专刊组稿专家
郭 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曹剑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刘好德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徐志远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顾明臣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基础研究所 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杨 琪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 首席工程师/研究员
张 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 研究员
耿雄飞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樊 杰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伍朝辉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 副研究员
叶劲松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 总工/正高级工程师
发布日期: 2025-03-18
浏览:
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