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思路研究 专刊

低空经济背景下我国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 耿艳 , 1 ,
  • 赵畅 , 2, *
展开
  • 1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68
  • 2 北京国邮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868
* 赵畅(1991—),女,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方向为邮政快递业规划与政策。E-mail:

耿艳(1984—),女,山东沂水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邮政快递业规划与政策。E-mail:

收稿日期: 2024-11-30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1-13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in Context of Low-Altitude Economy

  • GENG Yan , 1 ,
  • ZHAO Chang , 2, *
Expand
  • 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Post Bureau, Beijing 100868, China
  • 2 Beijing Po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100868, China

Received date: 2024-11-30

  Online published: 2025-01-13

摘要

为把握低空经济政策机遇,推动快递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低空经济与快递物流业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认为低空经济将对快递物流业发展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快递物流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和关键组成部分,对激活低空经济活力、丰富低空经济业态具有重要意义;低空物流具有高效便捷、节约成本、受时空限制小、调度灵活、产业经济性更强等技术经济特征,其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基础设施、技术、法规、商业模式、成本等多方面问题和挑战。对此,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行业人才储备、提升低空物流监管水平、增强低空物流安全保障等5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可为快递物流业在低空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应对复杂挑战提供参考。

本文引用格式

耿艳 , 赵畅 . 低空经济背景下我国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J]. 交通运输研究, 2024 , 10(6) : 95 -103 . DOI: 10.16503/j.cnki.2095-9931.2024.06.009

Abstract

In order to seize the policy opportunities of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collection, case studies, and data analysis,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between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are analyzed. It is believed that low-altitude economy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peration mo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field and key component of low-altitude econom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tivating the vitality of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enriching the types of low-altitude economy. Low-altitude logistics has the techn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cost saving, minimal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flexible scheduling, and stronger industrial economy.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ow-altitude logistics has a broad prospect, it still faces vario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regulations, business models, and costs. In this reg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enhancing the reserve of industry talents,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level of low-altitude logistics, and enhancing the safety guarantee of low-altitude logistic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ress logistics industry to achie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code with complex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era.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1]。与此同时,快递业作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物流细分领域,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重要力量[2]。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新一轮产业和科技变革,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快递物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持续推进行业转型升级。这一举措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和响应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无人机配送、低空运输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快递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机遇。
当前,学者们已围绕低空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覃睿认为低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系列经济活动构成的经济领域[3],具备新技术应用、新需求引导、新供给培育、新生态构建等主要特征[4]。当前,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培育阶段[5],并与多个产业实现了协同发展。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技术被用于灌溉和植物保护,节约了大量人力[6];在环保领域,无人机在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7];在消防领域,无人机在火场侦查、搜救以及物资运输等任务中的应用,提高了救援效率,减少了人员伤亡[8]。在低空物流领域,现有研究证明,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低空物流利用低空飞行器在低空空域中完成货物的运输和配送,能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输效率[9-10],在时效性、成本效益上展现出显著优势[4],可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综合分析既有研究,从理论层面来看,针对低空经济与快递物流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尚显不足;从实践层面来看,快递物流业如何有效介入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明确。为此,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低空经济对快递物流业的影响,分析低空物流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在调查研究低空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低空经济的发展给快递物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快递物流业在低空经济时代背景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复杂挑战、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 低空物流的概念、对快递物流业的影响与技术经济特征

1.1 低空物流的概念及对快递物流业的影响

低空物流是指利用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空中货运飞机等)在低空空域进行货物运输和配送的物流模式。与传统地面配送方式相比,低空物流通过空中运输突破了地面交通的限制,能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货物配送。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还具有绿色环保、降低成本等优势,是快递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低空物流有望在未来成为常态化的物流配送方式。
低空经济作为推动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将对行业发展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在发展方式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科技含量高和资源集中的特点,随着低空经济与快递物流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促使快递物流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运营模式上,低空物流的兴起将重塑传统物流作业流程,其不仅是提升快递物流效率和促进行业转型的关键途径,也是解决当前快递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产业结构上,无人机等技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将推动快递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具体而言,低空经济对快递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应用新技术加速快递物流业的智慧化转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产业层面,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成本降低的关键途径。
快递业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沿阵地。通过对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创新物流方式、优化物流网络,低空经济加速了快递物流业的智慧化转型,为降低物流成本开辟了新的路径。例如,低空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操作特性减少了人工成本;无人机等先进航空器的应用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货物配送,有效避免了地面交通拥堵和绕行问题,减少了运输成本;对于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点而言,低空物流大幅降低了因地面交通不便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2)通过拓展新场景,推动快递物流市场边界的扩展,有效扩大市场需求
快递业不仅是畅通经济大动脉的重要渠道,也是保障民生微循环的重要力量[2]。低空物流的应用场景从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到城市即时配送、商超配送,再到跨城、干支线场景,以及偏远及难以通行地区,曾经快递物流服务的“盲区”得以被有效覆盖。通过对新场景的扩展不仅有效提升了快递物流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整体连通性。具体而言,在偏远地区,低空物流配送能跨越复杂地形与地理障碍,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品市场下沉,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实现城乡资源互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应急救援物资配送、医疗救护等关键领域,低空物流凭借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能迅速穿越拥堵地段,将急需物资送达指定位置,大幅提高救援效率,有助于促进区域发展和社会稳定。
3)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物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任务之一,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绿色物流的未来发展中,低空物流是实现高效、环保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在燃油消耗上,低空物流通过优化飞行路线、采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驱动的飞行器等方式,显著降低了单位货物的燃油消耗量,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碳排放上,低空物流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实现了大幅减排,如采用电动或混合动力无人机进行配送、通过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减少无效运输,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空物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动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快递物流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和关键组成部分。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对于激活低空经济活力、丰富低空经济业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快递物流业将加快推动低空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例如,为满足无人机配送对安全性、准确性、智能化等的要求,快递物流业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无人机导航、避障、自主飞行等技术的突破,可为低空经济的其他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示范效应。同时,快递物流业对低空技术的需求,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无人机制造、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低空物流的技术经济特征

与其他传统运输方式相比,低空物流具有高效便捷、节约成本、受时空限制小、调度灵活、产业经济性更强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低空物流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高效便捷
低空物流利用无人机等航空器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物流配送,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当前,用于快递物流、城市即时配送的行业级无人机,飞行速度约为10~15 m/s,即36~54 km/h。通过点对点无人机寄递物流配送场景测试发现,相较于传统运输模式,无人机配送在时效性上可以实现超过5倍的提升[11]。低空物流的高效便捷特征,不仅提升了物流的速度和质量,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符合现代社会对快递时效性和精准度的高要求。
2)节约成本
低空物流通过数智化的技术应用和空中配送方式,能有效减少人工、交通、能源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规模的扩大,低空物流有望实现更大幅度的降本,为行业提供更突出的经济竞争力。相比传统的地面运输方式,低空物流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燃油成本,尤其是在需要跨越复杂地形或进行偏远地区配送时,实现规模化运营和应用后能进一步降低固定成本。据中通快递研究院测算,一架无人机在生命周期内运营总成本为8.57万元,总共可运输包裹7.5万个,单个包裹的运输成本约为1.15元。随着低空物流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单个包裹运输成本可进一步下降至0.65元。与之相比,在传统物流模式下,单个包裹的劳务外包成本高达6.4元。
3)受时空限制小
低空物流受时空限制小的特征,使其在许多传统物流模式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绕过地面交通的拥堵、跨越地理障碍,还是实现24小时持续运营,低空物流在提升配送效率、灵活性和扩大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突破运营时间和地理空间的限制,低空物流能利用空中直线飞行路线,缩短配送距离,实现快速配送。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低空物流展现出无可比拟的速度优势,能为这些地区的物资供应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4)调度灵活
低空物流调度灵活的特征使其能快速应对各种复杂的配送需求和环境变化。借助智能化的调度系统、自主飞行技术以及实时调整能力,低空物流能高效应对突发情况、优化配送路线,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这种高度灵活的调度能力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显著提升了配送服务的可靠性和客户的满意度。低空物流采用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运输,除了可以灵活调度,其还具备易于控制的优势,能高效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尤其是在狭窄或难以到达的地区,如山区、岛屿等,低空物流能轻松完成配送,而传统运输方式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到达这些区域。
5)产业经济性更强
低空物流的产业经济性更强,体现在规模化效应、产业链延伸、资源整合与共享等方面。低空物流牵引带动无人机制造、信息技术服务和运输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相比传统物流,具有更强的产业经济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低空物流能实现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低空物流行业将持续扩张并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经济特征共同构成了低空物流在当前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与其他传统运输方式相比,低空物流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无法在恶劣天气下配送,由于运行风险较高且主要依靠通航机场起降,低空物流目前应用范围较小,尚未实现常规商业运行;二是飞行器续航时间较短,这是制约低空物流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末端无人机物流运输直线距离在10 km以内(对应的地面路程可能达到20~30 km),载重在25 kg以下,续航能力在30 min以内,无法支撑较远距离的运输;三是飞行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2 低空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

2.1 低空物流的发展现状

低空物流作为新兴的物流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低空物流开始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拓展,其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策保障力度持续提升
新兴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自2021年低空经济被正式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来,《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MH/T 6126—2022)、《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等多项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涵盖了从无人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应用推广的各个环节,并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低空物流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保障,推动了低空物流领域的发展。
2)产业链日益完备
完备的产业链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低空物流的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如钢材、钛合金、芯片等),中游的整机制造与运营维护,下游的城市配送、货运和应急物流等多种应用场景。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低空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得益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的突破,以及下游需求的持续带动,我国钛材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钛加工材产量达到15.9万t,同比增长5.3%[12],为低空物流设备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同时,芯片作为无人机等低空物流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直接推动了设备的升级和普及。2024年一季度,我国芯片产量达到981亿块,同比增长40%[13],为低空物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低空物流产业链的完善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低空物流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
3)无人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随着无人机在物流配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无人机制造商与物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0—2020年,国际市场无人机投资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51.8%,投资额从360亿美元增长至23 390亿美元(见图1),增幅超过60倍[14]。投资规模的增长带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以中国为例,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92.9万个,有统计的民用无人机全年累计飞行2 311万h[15]。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直接推动了低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1 2010—2020年全球无人机行业投资规模及增长情况
4)快递物流行业试点应用不断加速
依托于政策的推动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快递物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快递无人机、建立无人机快递试点和示范基地等方式,加速推进无人机技术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其中,中国邮政集团依托广泛的邮政网点系统,已在浙江、北京、四川、上海、贵州等地成功开展无人机快递试点。顺丰获得了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实现了从多种地形到全场景覆盖的无人机快递服务,跨城开通深圳到珠海、中山、东莞线路以及湛江到海口线路。截至2024年11月30日,顺丰的丰翼无人机累计飞行111万架次,飞行距离达572万km,订单量共627万单,载货3 141 t[16]。京东成为首个以省域为范围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国家级试点企业,并已在多地开展常态化运营。韵达自主研发了X470快递无人机,中通则在陕西安康创办了快递行业首个无人机飞行物流配送示范基地。目前快递物流企业试点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涵盖跨城急送场景、同城即时送场景、医疗检测样本运输场景、接驳柜末端交付场景、生鲜冷链运输场景、工程应用场景等。

2.2 低空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低空物流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基础设施、技术、法规、商业模式及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1)低空基建与空管系统存在短板
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水平的不足,已经成为当前阻碍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之一。具体而言,在规划布局上,垂直起降机场的规划布局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备体系;在通信感知上,当前主流的4G、5G通信网络对于空中区域的覆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低空通信、感知、导航系统有待完善;在地面设施设备上,通用机场和起降点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在空域管理上,部分城市空域开放程度较低,空域使用审批管理流程烦琐,协同运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行效率。
2)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信息传输网络化、运行空间数字化、飞行平台智能化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17]。当前,国外低空航空器整体技术水平及应用处于领先地位。从全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发展情况看,美国名列榜首,约占41%的市场份额[18]。在关键技术领域,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有限,在核心技术层面遭遇的“卡脖子”难题依然严峻,缺乏核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在航空器设计、发动机制造、飞控系统等关键领域,国内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国内无人机在低空物流领域的应用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3)低空监管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当前,低空物流的相关标准存在较大缺口,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例如,配送无人机选型、机库、配送站、航路与导航等方面的标准亟待完善,涉及低空飞行器技术标准、应用规范和飞行规则等方面的指导不够清晰明确。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与低空物流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执行力度存在明显差异。这使得低空物流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缺乏明确的指引,容易陷入合规困境。同时政府缺乏统一的监管平台,无法及时掌握无人机的飞行情况,这些因素不仅制约了低空物流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物流作业的安全隐患。
4)缺乏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当前,低空物流的技术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仍然较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人机等航空器的续航能力与载重能力存在明显局限,这直接导致了配送服务在多个关键维度上受限,配送范围难以扩大、配送时间不够灵活,且配送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对大宗货物或重型货物的运输,低空物流面临显著挑战,限制了其服务范围的扩展,使得市场需求未能充分释放,而无人机物流配送需结合大规模运营才能满足经济可行性[19]。这一现状不仅阻碍了低空物流业务量的规模化增长,还制约了运营效率与规模效益的提升。

3 推动低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保障低空物流顺畅、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为解决我国低空基础设施硬件供给不足、空管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首先,应加速推动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地、低空飞行器充电站、维修站等地面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低空飞行活动的高效运行。其次,需不断优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这包括建立健全低空空域管控系统,实现低空航线的有序规划与高效管理;完善飞行信息系统,为无人机等低空运载工具提供精准的飞行指导与路径规划服务,有效避免空中交通冲突;强化通信导航系统,确保低空物流在复杂环境中稳定作业、精准定位。最后,应着眼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大力推动网络设施、数据设施以及监管设施的创新升级。

3.2 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低空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具体而言,可通过提供科研项目支持、给予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投身到低空物流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尤其是在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高空态势感知与避障技术、高精度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国产化率,从而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增强我国低空物流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为低空物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应着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进程。一方面,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联动,以联合研发、资源共享等合作模式,凝聚产业合力。此外,应持续深挖低空物流领域潜力,广泛拓展多元应用场景,落地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项目,全方位推动低空物流领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转化。

3.3 加强行业人才储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快递物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将人才建设置于突出位置,明确目标任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以满足低空经济背景下行业发展需求。首先,应加强教育培训,针对低空经济智能化需求,开展无人机操作等职业技能培训,并借助实训基地等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其次,优化人才结构,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提升人才素质。同时,应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媒体宣传等途径提升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与职业荣誉感,吸引高素质人才。最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表彰奖励优秀技能人才,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以上举措打造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快递物流人才队伍,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4 提升低空物流监管水平

构建全面且高效的低空物流监管体系要求清晰界定并合理分配各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消除监管重叠现象与监管盲区,同时深化与行业管理机构、民航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在此基础上,优化低空物流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统一、权威的行业标准框架,涵盖技术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标准等多个维度,以标准化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低空物流信息监管平台,建立起与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与协同响应机制,促进信息的即时流通与有效利用。实施基于运行风险的分类监管策略,评估不同场景的风险特征,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低空物流活动有序开展。

3.5 增强低空物流安全保障

安全是低空经济背景下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在低空物流领域,必须将安全问题置于战略高度,全面强化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行业的稳健运行。全面、系统的低空物流安全保障需从安全建设、安全管理、数据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同时着手。在安全建设过程中,构建低空物流活动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有利于准确识别低空物流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如天气变化、飞行器故障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安全管理方面,应着手构建完善的低空物流安全管理框架,清晰界定安全管理职责与操作流程,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低空物流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数据和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成为新的挑战,因此应在保障运营安全的同时,注重数据和信息安全。在对低空经济活动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存储、传输、加工、使用的过程中,潜藏着较大的风险[20],故须强化数据和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机制,防止信息泄露与滥用,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4 结束语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快递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系统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与快递物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低空物流的技术经济特征,揭示了我国低空物流业在迎接新机遇时所面临的空域管理、技术设施、监管法规以及商业模式等多重挑战,并提出了推动低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力图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然而,尽管本文提出了低空物流技术创新方向和监管法规体系的初步框架,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仍需进一步深入并细化研究。在低空物流的商业模式及安全保障措施方面,也需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完善相关内容。展望未来,低空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监管法规体系的完善、商业模式的探索及安全保障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将为低空经济与快递物流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
欧阳日辉. 低空经济助推新质生产力的运行机理与路径选择[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46(1):118-131.

[2]
中共国家邮政局党组. 更好发挥快递业引领作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J/OL]. 求是, 2024(21).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11/01/c_1130214628.htm.

[3]
覃睿. 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3, 41(6):59-64.

[4]
樊一江, 李卫波. 我国低空经济阶段特征及应用场景研究[J]. 中国物价, 2024(4):98-103.

[5]
张晓兰, 黄伟熔. 低空经济发展的全球态势、我国现状及促进策略[J]. 经济纵横, 2024(8):53-62.

[6]
郭伟光. 精准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实践应用——评《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1):144,152.

[7]
陈杰, 樊邦奎, 邓方, 等. 智能群系统的衍化与协同——第252期双清论坛学术综述[J]. 中国科学基金, 2021, 35(4):604-610.

[8]
郭爱斌, 刘斌, 付林, 等. 航空应急救援立体协同关键技术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22, 31(1):157-167.

[9]
ZHANG H, TIAN T, FENG O, et al. Research on public air route network planning of urban low-altitude logistic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5): 1-17.

[10]
李芏巍, 李峻磊, 甘盖凡, 等. 低空飞行在航空物流领域的机遇和挑战[J]. 供应链管理, 2024, 5(8):47-62.

[11]
张倩. “快递物流”飞上低空经济风口[N]. 郑州日报,2024-09-13(006).

[12]
安仲生, 陈岩, 赵巍, 等. 2023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J]. 钛工业进展, 2024, 41(2):41-48.

[13]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年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Z]. 北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14]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The drone market size 2020-2025[R]. Hamburg: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2020.

[15]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Z].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4.

[16]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机货运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极[Z]. 深圳: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24.

[17]
FAN B, LI Y, ZHANG R, et al. Review o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UAV systems[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20, 29(2): 199-207.

[18]
UGWUEZE O, STATHEROS T, BROMFIELD M A, et al. Trends in eVTOL aircraft development: The concepts, enablers and challenges[C]// AIAA SCITECH 2023 Forum. National Harbor: AIAA, 2023. DOI: 10.2514/6.2023-2096.

[19]
林舒仪, 张斌. 无人机物流配送行业未来发展研究——基于美团发布自研新型无人机的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 44(5):104-106.

[20]
钟成林, 胡雪萍.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与提升路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41(5):84-93.

文章导航

/